最近和朋友聊天時,對方跟我分享了博恩與印度神童的影片,裡面提到儘管科技的進步提升了我們的生活品質,但心理健康的部分似乎是越來越糟,像是憂鬱症的人數反而是越來越多的。所以問題來了,科技進步真的有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嗎?
那時我的回答是:「世界可能是波動的,有變好也有變壞,但這高度取決於人們怎麼看待事情,像我從小就喜歡科技,也希望是用在好的地方,所以我會努力找正面的角度來看待他。舉例來說,社群媒體的出現後,有著讓人類越來越焦慮的外部性存在,但我最近也看到一些潛在的解決方案,這讓我對未來充滿希望~」。但我那天的回答對方可能不夠滿意,於是我進一步思考,重新整理了一些觀點。
一般社會科學研究或是公衛研究都是透過統計的方式,但說實話,這個主題大概只能透過統計了解到相關性(correlation),找出生活品質下降的證據與科技出現相關,但你很難知道真實的原因是什麼。所以對我而言,看研究是很有趣但好像也不能立即做什麼,只要知道「確實,憂鬱症的人數是有在成長的,不一定都是科技造成的但有相關」,接下來比較重要的是,該用什麼角度可以來處理這個問題,像是推薦心理諮商或是書籍等等。
在我找第一份工作時,求職的大環境非常不好,外加 AI 也真正對產業造成了衝擊,當時深刻感受到兩件事:,第一、在 AI 輔助下我們可以更快速的完成工作,也就不用需要那麼多尤其是初階的工程師;第二、從 JD 來看初階工作消失很多,就算開了看起來也比較像中階的缺。
這是我人生第一次因環境變化而感到衝擊,就算找到工作後也仍然擔憂,那我擔憂的原因不是害怕 AI 會取代工程師,而是是看不到未來,不知道該如何準備來面對未來的挑戰。關於這部分的焦慮我還認真跟主管在 1 on 1 時聊過哈哈,然後彼此分享對這件事情的心態調適。
那最新的體會是,反正未來就真的變化的這麼快速,我們就不應該總是執著於長期計畫和對未來的擔憂。更重要的是過好每個當下!這種心態轉變讓我更能釋懷,而且也是最實際的可以做的事情~